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昆明老街二纛街:用铜器打出名气

    信息发布者:dongmenerzu
    2017-12-14 17:29:09   转载

    昆明老街二纛街:用铜器打出名气

    昆明信息港发布时间:2014-01-26 15:17:49进入社区来源:昆明日报-昆明信息港

    订阅《昆明手机报》,移动用户发送km到10658666,3元/月。

      昆明有条老街叫“二纛街”。《辞海》解释:纛音“道”,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,又读“毒”。唐代诗人许浑在《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》诗中云:“柳营出号风生纛。”这条街名源于清代,位于原云贵总督府的后辕门(昆明胜利堂后面),当时有人沿其围墙盖了些简陋房屋,后逐渐形成街道,街西有“纛旗庙”,是总督竖旗和祭旗之地,庙内常年竖有两面纛旗,故名。昆明方言将“纛”读音为“dú”和“tú”,民间便把二纛街读音为“二毒街”或“二徒街”。

      满街叮叮当当的打铜声

      老街东起文庙横街,西至五一路,东西走向,今胜利广场至五一路还残留一小段,早先全长410米,宽11米,原为青石路面,后改成水泥路面。民国时,街名改为“民生街”,意为拥护中山先生“三民主义”,至今天尚存的几间老民居门头上还钉有“民生街”门牌。

      一直以来,二纛街很出名头,坊间提及,无人不晓。这名气当然不是那两面呼啦啦迎风飘扬的封疆大吏旗,而在于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的匠人,名气是用铜器打出来的。

      这里几乎汇集了全城的铜器店,《旅滇之南》载,不长的街道上在册登记的铜器字号有15家,和省城多家店铺一样,都是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,做着自产自销、加工订制的买卖。或许学艺徒弟很多,人们借音取义,也是“二徒街”得名之故。从早到晚,满街叮叮当当的打铜声,清脆悦耳,常常引得路人驻足观看,但听多了也会心烦。加之这里是从大、小西门入城的必经之道,因此格外繁华热闹。风箱拉扯呼噜噜,火苗上窜红腾腾,催人振奋,似乎走进了中古时代的手工业市井。

      老街的另一特点是店家名号,或许要让顾客到此获得至宝,商家也期盼招财进宝,故店名都多以“宝”字起头,诸如宝兴号、宝华号、宝茂号、宝光号等等。

      匠人天天都在敲打锻造,各种红铜、黄铜及白铜器物在手下诞生。产品多为“打铜”,全凭手工敲打,其中有铜盆、铜锡茶壶、铜勺、铜罗锅、烛台和锣镲打击乐器等。也有铸铜制品,主要有神佛铜像和香炉,颜色呈褐色,显露出庄严和神圣,昆明人称之为“古铜”或“乌铜”,铜佛像被尊称为“古铜圣贤”,是每户人家佛桌上的必供之物。另外较高雅者当数斑铜制品,是以博古架和案头的摆设物件为主。

      云南众多的传统铜制品中,二纛街上有两种名头极大,颇受世人追捧。

      乌铜走银 雍容华贵

      “乌铜走银”为云南特色传统工艺品。史料记载,乌铜走银源于石屏县冒合乡岳家湾,“生产于清雍正年间(1723~1735)……”,由一位叫岳中正的先生所创。又据罗养儒先生《记我所知集》中说,清光绪二十年前后,昆明市场上已有乌铜铺。

      “乌铜走银”的名贵之处不仅在于器皿主体底色的处理,更在于“走银”的精妙,工艺相当复杂,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、器物造型、书法绘画和微雕等诸多技艺。

      早先,“走银”采用古代的火镀金法,匠人把银屑填入阴刻文饰细槽内,加热铜胎,银屑熔化,自然填满细槽,经打磨后显出银亮色图案文饰。后有匠人改进工艺,同样先在胎体上镌刻所需图案线条,然后将其置于火上加热,同时熔化银水在铜器“走”之,使银水流入刻纹之中,待冷却后再进行加工打磨。

      这种工艺品主要有香炉、花瓶、笔筒和墨盒等,常见的花纹图案有诗词歌赋、花鸟鱼虫、梅兰竹菊和龙凤鹿鹤等吉祥图案。其诱人之处在于庄重深沉的乌黑底色衬托着银光悦目的灿烂,而且由于合金缘故,它不会起铜绿或氧化成斑,银线也不会随时间延长而自然剥落。黑质白章,显出雅致古朴韵味;雍容华贵,有了宝气焕然品质。

      “乌铜走银”的黄金时代为清末民初,上流社会以赠人予典雅别致的墨盒为时尚,视为高贵礼品。省城的大官吏、大财东和大文人都争相定制,落下对方和自己触目惊心的名号,相互馈赠,增进友情,甚至送到京城去走动关系。

      江南宝号名震全国

      二纛街的另一精品为云南特有的白铜器物。白铜是云南鸡血铜与镍的合金,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白铜出云南,赤铜以砒石炼为白铜。”这里所说的“砒石”不是“砒霜”而是红砷镍矿,云南铜矿资源丰盛并产有炼白铜原料的铜镍共生矿石。

      白铜制品起于省外,但工艺传入云南后立即跃居全国前茅,被视为珍品。清代以来,昆明出现专制白铜器的作坊,大多集中在二纛街。该铜制品色泽光洁,泛出宝色,质地软硬适中,经久耐用,不起浮垢,若是用旧之物,一经拂拭,即耀眼如新,美轮美奂,精妙无比。

      清嘉靖年间,《滇海虞衡志》中谈到云南白铜作坊情况:“白铜面盆,唯滇制最天下,自四牌坊以上皆其店肆。夫铜出于滇,滇匠不能为大锣、小锣,必买自江宁,江宁匠自滇带白铜下,又不能为面盆如滇之佳,水土之故也。白铜制器皿甚多,虽佳亦不为独绝,而独绝者唯面盆,所以为海内贵。”

      由此可见,滇省白铜器皿尤其是铜盆,堪称中国一绝。

      昆明城中的白铜商家以“江南宝号”最为著称,该店创于清中叶,早先在二纛街开店,后因质量好而名气大,店家不愿与“低档者”为伍,便迁至钱局街经营。他家的器物造型品美种多,有脸盆、茶壶、暖壶、手烘炉、水烟袋、旱烟斗、托盘、墨盒和帐钩等,工艺绝妙,堪称精华。由于名声太大,质量太好,使得京津和江南一带客商都闻风来滇订购而远销内地。该作坊相传好几代,到了清光绪年间才歇业。

      二纛街聚集着旺盛财气

      市井中稍微富裕之家要嫁女儿,嫁妆中都以有其白铜盆为光彩。昆明民俗,但凡嫁女娶妻,陪嫁物品绝对都要新制,若用旧物会被讥笑为“二婚”嫁妆,但自从“江南宝号”停业后,欲购者仍以得到其铜盆陪嫁为荣耀,甚至用旧之物,哪怕价格高出别家新品三四倍,也仍有人在所不辞,购之欣慰且还为他人所羡。

      后来在万钟街、文庙街上也有作坊制作白铜盆,但技术都未及“江南宝号”,不能用整块白铜皮打制而成,而是用三四块拼斗连接成型,质量也要次些。

      二纛街的铜器生意好了,人气旺了,也带动了其它行业,尤其是做皮箱生意的也云集于此,云南盛产皮革,原料充足,当时省城有名号可查的如鸿盛号、启茂号、吉顺祥等11家。

      滇越铁路通车后,两广先进的制作工艺传进昆明,其中包括皮箱制作。皮箱不仅逐渐更替居家原先的木箱,更适用于旅行者出门携带,轻巧方便,防水防潮。这里的皮箱铺多模仿广式款型,几乎全是手工制作,一般分内外三层,最里为红椿木箱体,中层为纸制衬里,外层包裹上等牛皮,用料考究。箱体外的上下八个角上都加有扇形铜皮并用铜钉钉牢,主要是保护箱角避免磕碰损坏,由于做工精细,价格便宜,很受市民欢迎。

      二纛街改为民生街后,商家的生意依然红火,究其原因,除了自古以来已聚集了旺盛的财气外,更多的还在于遵循祖训:笃信诚意,绝对真货,如假包换,言不二价。(作者 詹霖 昆明地方史爱好者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